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苑文化 > 文苑随笔
一件涉未盗窃案的庭前与幕后
作者:王驰元  发布时间:2023-06-02 15:52:37 打印 字号: | |

“你一定要再三反思,不能再违法犯罪了,要做一个有利于社会、有用于社会的人。”

“我已经真心悔过,不会给自己的父母和社会添麻烦。今后要成为有用的人。”

随着庭审的结束,未成年犯小张有劫后重生的感觉,他因为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,但法庭综合考虑决定对其适用缓刑一年。回想看守所的日子,小张回忆道,“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”,望着高高的围墙,心里有说不出的压抑。法庭的判决,终于让小张和参加庭审的父亲松了口气。

起因:游戏充值的诱惑

去年9月份,小张认识了比他大的小郑。有一天小郑神秘地告诉小张,自己可以带他一起“发财”。酷爱手机游戏却苦于没钱充值的小张,当即应下。后来小张才发现,所谓“发财”,是在付款时假装微信限额,以添加好友为由骗取他人手机号,然后在自己手机支付宝APP上输入他人手机号,趁人不备时,偷看发送到他人手机上的登录验证码,登录成功后悄悄将手机对准他人面部,更改支付方式,再通过发口令红包、消费、套现等方式从他人的支付宝账户内窃取钱财。面对金钱的诱惑,小张伙同小郑等人流窜作案11起,获利一万余元。但“好景不长”,在一次作案后小张等人被公安机关抓获。

往事:不幸的童年

当合议庭面对小张犯盗窃罪的厚重侦查卷宗后,小张的家庭、监护、成长环境、受教育等情况一幕幕展现。卷宗材料不是白纸黑字和犯罪事实的堆砌,也不是悔恨的自白或是情理道义上的指责,而是小张的一生之痛、抹不去的伤疤。小张无兄弟姐妹,自幼父母离异,跟随父亲生活,但父亲长期在深圳打工,无暇顾及小张的生活和学习。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,塑造了小张自卑的性格。内心渴望被关注的他,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学会了通过逃课、打架标榜自己、吸引关注,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、越走越偏,成为了众人眼中的“问题少年”。而正是由于家庭的变故,让尚未成年的小张得不到有效的监护,又缺乏完备的辨识能力,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。

庭前与幕后:温情司法

小张违法犯罪的事实清楚明了,定罪量刑的工作按部就班。但能否能动司法,使小张迷途知返,仅靠一场庭审是无法完成的。“功夫做在前”,注意到小张的自卑,一提到自己犯下的错误,便泣不成声,合议庭便多次与小张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交流,为其疏导情绪,帮其纠找根源,使其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教育其早日戒除游戏瘾,回归学习,从而得到他人的尊重、社会的认可,并鼓励其重拾生活的信心。同时,针对小张已辍学的情况,合议庭责令其父亲安排其入学,并表示将对其入学情况进行回访。

通过沟通,小张表示一定会痛改前非,好好学习,不辜负大家对自己的良苦用心。鉴于小张在该案中犯罪情节轻微,自愿认罪认罚,有诚恳的悔罪态度,也基于对涉罪未成年人最大限度的教育、感化、挽救,合议庭在庭审当日对其作出适用缓刑的决定。

法官心语

每一个误入歧途的少年背后,可能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,每一个误入歧途的少年,都值得被尊重和挽救。涉少审判并不是简单的法律适用,而是用心感化、用情教育。我们相信,司法的温情就像冬日里的阳光,温暖着孩子的灵魂。

愿每一朵稚嫩的花朵,都盛放在阳光下!


 
责任编辑:张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