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初,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”的重要指示,将矛盾纠纷防范化解的关口不断向源头推移,屯溪区法院结合实际、开拓创新,将“党建+”模式与诉源治理工作相结合,采取“领导包点、法官包片”方式,在全区镇街设立9个党员法官工作室,确定5名包片领导,配备21名驻点党员法官,主动下沉司法资源,延伸司法服务链条,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。
法官工作室运行一年多来,在协助基层解纷、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,不仅获评2020年度区直机关“党建创新项目”三等奖,在此次教育整顿学习教育及查纠整改环节的征求意见座谈会上,也频频被与会代表提及。屯溪区法院积极回应与会代表建议和群众呼声,将全力打造“党建+法官工作室”特色品牌升级版列入爱民实践服务承诺,致力于为群众提供更加近距离、多元化的司法服务。
一、细化制度规定,日常工作开展有了“指南针”
屯溪区法院法官工作室承担着开展法律宣传、指导人民调解、调解矛盾纠纷、协助案件执行、重大社情报告、联络指导工作六项职责,是该院立足司法职能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支点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,该院结合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认真梳理归纳开门纳谏过程中收集的有关意见建议,深入分析建议所反映出的迫切司法需求,在原有职能设置的基础上,制定并实施《法官工作室工作制度》。
《法官工作室工作制度》从多个方面对法官工作室日常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,要求各法官工作室每月确定一个固定工作日,安排驻点法官到岗开展工作,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。群众可根据现实需要,就近选择“家门口”的任意一个法官工作室,面对面寻求专业的法律支持和指导,也可以通过法官工作室公布的联系电话,随时向驻点法官咨询法律问题。该院还针对人民群众希望掌握法律知识、提升依法维权能力的期待,在工作制度中对法治宣传、巡回审理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。
工作制度为法官工作室提供了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指引,起到了“指南针”的作用,使法官工作室日常工作有据可依、有章可循,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其各项职能。制度实施以来,各驻点法官已累计到岗值班10余次,接待群众50余人。
二、积极主动出击,纠纷源头治理有了“新路子”
法官工作室作为屯溪区法院与基层组织的“联络站”,在纠纷源头治理方面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。该院继承和发扬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践行“马锡五审判方式”,以法官工作室为桥梁,加强与基层组织的沟通联系,全面深入调查了解辖区矛盾纠纷情况,抓前端、治未病,充分发动人民调解力量,共同对苗头性、源头性矛盾进行排查化解,探索纠纷防范化解的“新路子”,合力推动基层“无讼”品牌创建。4月22日,该院新谭镇法官工作室就联合当地基层组织,成功化解桃花岛小区新旧物业交接过程中引发的矛盾,一次性避免了153起案件诉累。
该小区物业交接过程中存在部分业主物业费未结清、预收物业费未交付情况,导致新旧两家物业管理企业之间、物业与小区业主之间矛盾频发。该院法官在审理一起物业费纠纷案件中,了解到该小区的相关情况,考虑到相关当事人若选择诉讼程序,将产生至少153起物业纠纷案件,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诉累,便决定主动出击,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。在物管办和社区的协助下,法官召集物业管理企业、业主委员会负责人来到新谭镇法官工作室,认真听取各方陈述意见,协同人民调解员当场释法明理,明确各方责任,引导大家心平气和协商解决问题。最终三方达成协议,化干戈为玉帛,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相应保障,免去了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的讼累,法院的案件增量也从源头有效管控,案多人少矛盾得到缓解。
三、瞄准群众需求,法治宣传教育有了“风向标”
4月9日下午,屯溪区法院法官工作室法官来到黄口社区,巡回审理了一起涉及“办证难”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,在促进纠纷就地解决的同时,也为现场旁听的50余名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宣传课,起到了“审理一案、教育一片”的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。当前部分安置小区存在房屋“办证难”问题,涉及群众安居乐业,关乎群众切身利益,是群众密切关注的内容,为此该院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,借助法官工作室平台进行巡回审理,将庭审现场搬到群众身边,帮助群众了解相关法律规定,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参考。
屯溪区法院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法官工作室的一项常态化工作,明确以群众需求为“风向标”,通过举办专题讲座、发放宣传材料、以案释法等多种方式,重点宣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法典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法律知识,进一步提升群众纠纷防范意识和能力,真正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,送进群众心里,今年3月份以来,已先后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1次。
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在哪里,屯溪区法院的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,下一步该院将继续稳步推进法官工作室提档升级,不断满足群众新期待、新要求,彻底打通司法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