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苑文化 > 文苑随笔
最是书香能致远
作者:程婉  发布时间:2016-05-04 17:22:37 打印 字号: | |
  培根说:“读书能给人乐趣、文雅和能力”。不论从事什么职业、什么人,都要让自己避免缺失阅读的生活。我喜欢读书,因为读书可以让我们穿越时空,遥望历史、眺望未来;因为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,明辨是非,感悟人生;更因为读书可以让我们抛却浮华,回归自然,宁静致远。

  闲暇时,在皎洁的月光下,一杯清茶,一卷好书,悠然地品味着书香……在字里行间思考着,品味着寻找无限的乐趣。

  书教会我们冷静处的事方法,交给我们与困难挫折作斗争的经验。少年时期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是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,作品反映70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,描述了我们60后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和无奈,展现出奋斗不息的昂扬斗志,曾经感染无数的读者心灵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征程,读来严峻悲壮,真切感人。它给予我一种来自灵魂的震撼。它改变了青春时期的我,我的思想,我的行为,我的态度。让我赏识的是,从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,作者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,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;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,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。就如作者本人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郁闷、痛苦和煎熬,以至于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完成小说,最后积劳成疾、英年早逝。又如陈忠实的《白鹿原》,以白鹿村为背景,写了白、鹿两家三代人的恩怨,具有深重的历史感与真实感,也是对宗法制度、封建传统思想笼罩的旧农村的针砭与反思。《白鹿原》这部属于白鹿原的历史,让我感受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,凄凉,人们生活之苦,也让我缅怀先烈,让我知道那时的先辈原来是这样走过!

  读书能俯仰天地、连接古今。我喜欢读《中国通史》、《明朝那些事儿》《曾国藩》……透过历史的烟尘,探究浩浩中华五千年的文明,我用心灵去感知着历史人物热血凝成的忠魂。

  读书能品鉴美丑、荡涤心灵。我喜欢读散文特别是美文,朱自清、沈从文、林清玄、林语堂、龙应台……书中散发的美令人陶醉,像天上的星辰照亮了我迷惘的双眼,又像小巷中汩汩流出的酒香,未饮已先醉了。我也时不时冲动着,敲打着键盘,用文字来赞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,以及大自然的美……

  读书能贯通中外,砥砺思想。我特别着迷外国名著《红与黑》、《悲惨世界》、《复活》、《安娜卡列尼娜》、《茶花女》……在一日又一日的读书过程中,深深地体会到书对于人真正价值。她能把人们从一个小小的天地引向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,开阔了我的眼界。与书作乐,其乐无穷。

  当前法院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,特别是裁判文书上网制度的推行以来,文字表达对我们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大到实体处理、法律的适用,小到标点符号都要严谨无误,裁判文书的格式,裁判文书的说理性都直接影响文书的质量。我们干警要是不读书,不学习,怎样迎接这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呢?  

  以我自己来说,每天与文字打交道,一年签发几百件法律文书,且分管法院司法宣传工作,我接触过的案件当事人,有的文化素质较高、表达非常清晰,语言精练通畅,引经据典,加上办案年轻法官大部分是科班毕业生,甚至研究生,这就要求我不仅要提高业务能力,更要提高综合素质,通过大量阅读,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、思维能力,才能在签发法律文书时,发现文字上、语句上、结构上的毛病,再三斟酌、纠正错误,确保裁判文书的公信力。

  作为分管司法宣传调研的领导干部,我将带头读书作为一种责任,而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。多年来,读书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、工作更加出色。我院的司法宣传一直位于全市前列,论文、案例在全国、全省获奖。

  我也时常告诫年轻人多读书,犹太人爱书,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,就连空气也离不开书,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,以色列14岁以上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,韩国国民人均为每年11本,法国约8.4本,日本在8.4-8.5本之间,而我国13亿人口每人每年读书1本都不到。

  我个人认为读书是一辈子也放不下的事,高尔基说: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,不读书完全不可以理解人,要热爱读书,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,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,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时间,它会教导你别人和你自己,它以热爱世界、热爱人类的感情来鼓舞智慧和心灵。如今,随着中央“八项规定”的深入落实,领导干部应酬少了,被无谓浪费的时间逐渐释放出来了,那就多些书香熏陶吧,下班之后,饭后茶余,捧卷乐读,不亦快哉!
责任编辑:吴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