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6年1月,一群朝气蓬勃不到22岁的年轻人,带着法官的梦想,走进屯溪区法院。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,转眼30年,他们经历了人民法院四个五年改革,见证了人民法院历史变迁与改革成果,为审判事业奉献了所有青春,让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。
那时的屯溪区法院,常人难以想象,一台铅字打印机承担了全院所有法律、行政文书的制作,一辆北京吉普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,内设机构只有民一庭、刑庭、经济庭、办公室和信访登记室,办公场所铺的是地板,踩上去还会发出吱吱的声音,一遇下雨则是外下内漏,寒冷的冬天,庭室取暖靠木制火盆,由于车辆不够用,外出办案主要靠自行车。面对这些困难,丝毫没有难倒这群年轻人,因为他们有理想、有抱负,承担着惩恶扬善、匡扶正义的职责,承担着人民平安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任。
在屯溪区法院,他们从事着平凡而重大的审判执行工作。平凡,是因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,大多是平常、琐碎的案件,离婚、继承、劳动争议、交通事故、邻里纠纷、房屋买卖、民间借贷等等,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遇见的事。俗话说:“清官难断家务事”,他们却要在这些家长里短、锅碗瓢盆中,理清法律关系,在法与情、法与理中寻求最佳结合点,为了调处纠纷、化解矛盾,他们不辞辛苦耐心地做双方当事人工作,直到双方握手言和,化干戈为玉帛;为了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,他们冒着严寒与酷暑奔赴异地依法采取保全措施,救活了企业,挽回了损失,维护了稳定。由于他们奋力拼搏,努力工作,他们当中涌现出一批办案能手和标兵。责任重大,是因为他们为了不放纵任一个坏人,不冤枉任一个好人,反复查阅卷宗,调取有关证据,查清事实真相,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,他们公正审判,依法惩治犯罪,保护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他们忠于职守,情系百姓,把群众的利益时刻挂在心上,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不管是在哪个岗位,始终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人民法院的形象,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法律、对法院和法官的信任,总是以一声热情的问候,一杯热腾腾的茶水,慰藉当事人的心灵;和风细雨的调解,深入浅出的说理,道出了他们一心为民的情怀,他们用点点滴滴的行动诠释着司法为民的宗旨,践行着无私奉献的诺言。春去秋来,30年岁月如白驹过隙,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,只有默默无闻地奉献;没有显赫的地位,没有值得炫耀的财富,却有着给人一种韵味悠长、情感充沛的亲情、友情。如今,他们中大多数已经走上中层领导岗位,但已不再年轻,有的即将退休。当下司法改革如火如荼,面对案件大幅攀升逼近六千件,案多人少更加突出,他们仍然挑起审判执行工作的大梁,任劳任怨,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,毫无怨言,履行着法官的神圣职责和铮铮诺言。
30年尘埃满面,追昔抚今感慨良多。屯溪区法院在这3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队伍建设走向专业化,办公条件走向信息化,管理机制走向科学化……他们,是积极推动者,然而司法改革步步逼近,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决择与命运?甚至淘汰与牺牲,但无论如何,他们公正司法的一腔忠诚始终不改,司法为民的坚定信念终身不渝,象征司法公正的天平在他们心中依然最重。
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,我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回想从前与这群人相处的点点滴滴,在褪尽浮华的记忆深处久久不能忘怀。穿过岁月的河流,回首凝望曾经那群个个单纯、羡慕身穿制服的法官们的小男孩与小女孩,如今年过半百,两鬓苍白,我百感交集,我想说:你们青春的奉献,无悔的坚守,定会载入屯溪区法院史册,屯溪区法院因你们而骄傲,你们为司法事业坚守奉献、无怨无悔的精神,已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,因为我同你们共同经历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