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六月,与毒品、禁毒有关的话题都会多起来。一个重要的原因,是著名的“虎门销烟”发生在六月。176年前的现在,在广东的虎门海滩,正销毁着数目惊人的鸦片。
那个“遥远”的年代,前人已经看清了毒品的危害,痛下决心公开“销烟”,可如今却依然有人因为各种原因深陷“毒海”,成为瘾君子。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14年底,我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95.5万名,估计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400万名。
吸毒的人中,不乏影视明星、导演、私企老板、官员等社会上的“成功人士”,也有普通职员、老师甚至曾经的警察。更让人忧虑的是,青少年逐渐成为吸毒人群的“主力”,年龄最小的,只有8岁。
有统计显示,在吸毒人群中,因好奇而吸毒的占60%,被骗吸和诱吸的占到30%,被强制吸食的占10%。
“我吸毒是因为我要证明毒是可以戒掉的……可是,我戒不掉啊!”这是电影《门徒》里的一句对白。其实,现实比电影更残酷。
多年前,我曾进入一个戒毒所,与正在戒毒的人面对面交谈。说起吸毒的原因,似乎都有偶然性,但“第一口”背后的心理因素却颇有一致性——大多是相信自己不会上瘾。可他们都上瘾了,不论老少,不论男女,也不论穷富;有的人甚至已经是戒毒所的“几进宫”人员,戒毒、复吸、戒毒……
“对于毒品的依赖不是他们自己依靠毅力就可以克服的,并非他们不坚强,而是毒品对人的伤害太过强大,不是人的身体可以抗拒的。”一位常年在戒毒所工作的医生在治疗了众多吸毒人员后如是说。
如何预防自己掉进吸毒的“陷阱”?“拒绝第一口”被认为是最好的方法。“过来人”曾告诫,千万别有第一口,千万不要相信自己不会上瘾,他们说:“一日吸毒,十年戒毒,终身想毒”。
然而,“知易行难”,当面对朋友、熟人递来的包装诱人的新型毒品时,当看到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有人因为吸食毒品而“很嗨”时,或是当身处逆境别人告诉你“这东西能舒缓心情、能提神、能治病”时,抑或是看到那些明星,今天吸毒明天继续拍片唱歌被“众星捧月”时,要拒绝这“第一口”并非易事。
反观吸毒者的“第一口”,开始得似乎都那么“轻松自然”,大多并非在“见不得人”的地方,而多是酒吧、KTV、舞厅等休闲娱乐场所,或是朋友家中,甚至在办公场所;而获得毒品仿佛也不难,特别是近年来新兴的网络平台和物流手段,貌似已经成了一些涉毒人员获取毒品的捷径。
更让人忧虑的,是那些吸毒少年,不少是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被迫吸毒,从此走上了吸毒、贩毒的不归路。3年前,一篇“12岁男孩开天窗吸毒”的报道曾引发关注,文中的男孩小超,在父母贩毒入狱后无人照料,10岁就被人注射了海洛因而染上毒瘾。对于小超这样的孩子,如果没有运行良好的社会救助机制,要让他们“拒绝第一口”何其艰难?
因此说,“拒绝第一口”,不仅需要公民个人有清醒的认识和强大的毅力,不该好奇的不好奇、懂得拒绝诱惑,更需要公安机关不断加大对制贩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,不定期严查那些容易涉毒的场所,让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毒品,更看不到那些“吸毒而嗨”的现象;还需要有关部门对涉毒公众人物进行更严厉的惩处,比如将其纳入黑名单,不得再进入大众传媒视线等。
此外,还需要完善救助制度,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救助,让那些无人照顾或是监护人严重失责的孩子不落入犯罪分子之手。否则,那些占比10%的被强迫吸毒者,就有可能转换成社会上年龄越来越小的“瘾君子”,甚至可能触犯其他法律法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