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再隔十多天,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要来了,对于徽州人来说,清明节是一个悼念亡故亲友,追忆先人恩泽的重要日子。往日到了这一天,家家户户都得扶老携幼去墓地,将酒食果品供祭亲人墓前,在坟茔前焚化纸钱祭拜。坟头上还要挂纸钱,崇山峻林,野外坟地皆是红白相间的纸钱。葱翠嫩绿映衬下,一簇簇一蓬蓬,还有一挂两挂独倚的,习习清风中飘逸招展,很是惹眼。
记得白居易就在《寒食野望吟》诗中这样描写:“乌啼鹊躁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?风吹旷野纸钱飞,古墓累累春草绿;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生死离别处,冥冥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”那种哀思逝者悲痛心情跃然纸上。
不久前,我读到了苏轼《江城子》思念亡妻那首诗,那缠绵婉约悲情使我内心不免怦然一动。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夜来幽梦忽还乡。小轩窗,正梳妆。相顾无言,唯有泪千行。料得年年肠断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”,那孤坟,那凄凉,那小轩窗,那泪断肠,竟然浸透着诗人对十年结发爱妻生无限思念。原来清明上坟的一杯水酒、一碗艾果、一束鲜花、一挂纸钱却寄托了了不断的亲情诉不完的思念道不尽的无奈和惆怅,难怪极目之处便有了“纸灰飞作白蝴蝶,血泪染成红杜鹃”镜像了。
开始,我对清明节坟头纸钱的习俗不甚了解,只觉得快到清明了沿街店铺里都搁满了纸钱香烛之类,除了金灿灿银亮亮的串串锡箔纸钱外,还有白白红红的挂钱。按理说清明节了悲悲切切自然应该是白绢素裹为好,可这满山遍野坟茔上为何还有红彤彤的挂钱呢?
细细问了妻子西坑村的乡亲,原来徽州人的习惯,坟茔分新三年后三年,亲人仙逝后,不足三年习惯在坟头挂红纸钱,而过了三年就挂的是白纸钱了。而店家做挂钱的手艺也简单不过,我曾经在妻舅的祭品店看过他做挂钱,取三厘米宽、六厘米长的普通红纸条一张;长五十厘米,宽四十厘米普通白纸一小张,沿宽对折两次。
先在对折边剪出一个个相连的如银元般的大半圆,而后在两个银圆的相连处再剪出如铜钱般的小半圆,待大小半圆都剪完后,摊开来,银元和铜钱便一大一小互相牵连着。翻转来,一米长的纸钱便活脱脱呈现在眼前。将红纸条首尾相粘,套在纸钱的中间。再取包装带一小断,于银元开始处挽个结,这挂钱就成了。
清明节还有一物让人难忘,那就是清明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做的艾果。按照徽州人传承下来的习俗,拜祭祖宗祭奠亲人上坟烧香,除了挂钱敬香外,上贡品是必不可少的,而除了洒些酒水外,常见的就是恭敬摆放些艾果。其实,并不仅仅是徽州人这样,据说江南一带甚至浙南、闽南都有着用艾叶做祭品习惯。
昨天,一位朋友专程冒雨骑着摩托车,给我家送来了香喷喷的艾果。艾果就是用艾叶糯米做成的。先将采集的艾草嫩叶煮熟捣成泥,拌入粳米舂成艾果,然后用竹蒸笼蒸透。这样,一笼笼颜色青绿,风味鲜美,清香扑鼻的艾果就呈现在眼前。有讲究的还将艾果用模子制成福禄寿等不同字样的艾叶糕。
不知道清明食艾果的习俗什么时候开始的,不过在徽州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祭品,在歙县东乡不是艾果,而是用糯米粉制成的蒸饺,馅子是干荠菜干羊角豆和干萝卜之类,有讲究的是那种艾叶泥跟糯米搅拌成的艾皮。还是婶奶在世时候,每年清明去西坑给早逝岳母上坟,翻山越岭回家,婶奶就要手忙脚乱地在锅灶间忙前忙后,热气腾腾中,一锅锅的糯米饺齐刷刷地码在饭桌上,趁热一吃,那种鲜香可口的滋味沁入心田,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畅馋像,灶间火光映衬下的婶奶脸上溢满了幸福微笑。
其实清明踏青追寻的是一种纯净,向往的是一种心情放飞的自在。当你穿过漫山遍野的翠林山涧。不难发现草木萌长,田野新绿的葱茏间,一个个农妇小孩提箕挎篮,迈过田埂、山坡、渠沟,翻过山岭,采摘艾草嫩叶,一箕一篮塞满。进村后也会看见房前屋后,一家家地蒸粳米糯米,并打成果状。乡亲们在河溪旁,沟涧里洗净艾草,过汤到热碱水中,捞起后便小石臼舂打,这时候,此起彼伏的舂打声伴着吆喝嬉笑声犹如美妙无比的交响乐,就在炊烟袅袅混着夕阳辉映,一幅多么迷人的的田园风光画展现在眼前。
就在这希望的春天里,在这清明即将来临时候,吃着朋友送来的碧绿力道的艾果,韧软厚实伴着艾草香气,一种欣喜在心中升腾。老人说吃艾果能够以祛邪气,说的是这样倒不如说是人的一种美好的向往和期盼,因为过清明不仅仅为了祭奠亲人追忆恩惠,更是一种浓浓乡土风情的回味和珍藏!